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反演滑模控制

范爱民 常思勤 陈慧涛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京,210094

摘要为了满足电磁气门的应用要求,在分析自行研制的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结构特点和建立其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电磁驱动配气机构新型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是基于反演法思想,将自适应控制与滑模控制优点相结合的复合型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可以精确控制气门运动,对系统参数变化和外部干扰均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为了验证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建立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当设定气门升程为8 mm, 理想气门过渡时间为4.8 ms时,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近。由实验结果可知,气门过渡时间为3.3 ms,落座速度为0.055 m/s。

关键词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反演控制;自适应控制;滑模控制;鲁棒性

0 引言

随着燃油价格的增长以及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如何提高内燃机的燃油经济性和降低排放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1]。常规凸轮发动机由于凸轮线的束缚,只能在某些工况下达到最佳发动机性能,而在采用电磁驱动配气机构(electromagnetic valve actuator,EMVA)的无凸轮发动机中,每个气门由一个单独的电磁系统驱动,可以实现配气定时和气门升程等参数的柔性化调节[2-4]。在发动机不同工况下,根据不同的气门运动规律驱动气门运行,使发动机在各工况下都能达到最佳性能,可以有效地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由文献[5-7]可知,为了代替凸轮配气机构,电磁驱动配气机构需要满足以下要求:能达到最大升程、可柔性化调节气门参数、可缩短过渡时间以及能够实现软落座。基于以上要求,学者们进行了一系列有关电磁驱动配气机构控制技术的研究。MERCORELLI[8] 提出了一种无传感器控制的方案,气门位移和速度分别通过位置观测器和速度估计器获得,实验结果与位置观测器和速度估计器结果相吻合,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BENOSMAN等[9]提出了一种多变量极值搜索无模型学习方法,设计了自适应学习控制器实时估算模型的不确定参数,有效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但是控制算法比较复杂,不利于实现。LIU等[6] 采用逆系统控制方法,将状态反馈控制器与状态观测器结合来控制气门运动,结果表明仿真与实验结果吻合。DA等[10]设计了一种结合加速度前馈的串级PID控制器,实现了全可变气门驱动。文献[6]和文献[10]的两种控制方法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效果,但是都忽略了缸内气体压力对气门运动的影响。

众所周知,滑模变结构控制具有控制算法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伺服机构、电机控制以及飞行控制等方面应用广泛[11-12]。但是对于高阶系统,滑模控制器设计仍显复杂,且要求系统不确定性满足匹配条件,因此管城等[13]引入了虚拟量的概念,提出一种基于反演法的多滑模鲁棒自适应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控制鲁棒性和良好的跟踪效果。

本文基于反演法思想,结合鲁棒自适应控制和滑模控制,研究了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气门运动控制问题,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1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

1.1 结构组成

本文是基于一种新型动圈式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展开研究的[14],其结构如图1a所示,主要由内磁轭、外磁轭、永磁体以及电磁线圈等组成。图1b给出了本课题组研制的样机图。该配气机构是基于永磁直线电机工作原理设计的,文献[15]详细阐述了该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该配气机构可以实现全柔性化气门控制,灵活调节配气正时与气门位移,同时可以实现高精度高响应位移控制,且易于实现气门的“软落座”。

(a)结构图 (b)样机图
图1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结构图和样机

Fig.1 Structure and model mechine of the EMVA

1.2 数学模型分析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的系统,电能通过磁场的作用转化为机械能输出。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在运行时满足电压平衡方程以及运动平衡方程:

(1)

(2)

式中,u为线圈两端输入电压;i为通过线圈的电流;RL分别为线圈的电阻和电感;v为气门运动速度;ke为反电动势系数;m为电磁驱动配气机构运动部件质量;c为阻尼系数;km为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力常数(理论上其值与ke相等);Fg为气缸内气体压力。

分别取电流i、速度v以及位移x为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状态变量,则系统满足的状态方程组为

(3)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系统参数如表1所示。由于系统的各参数值均是由仿真实验或者仪器测量获得的,因此与真实值之间存在误差。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随着外部条件的影响,系统参数可能随之产生变化,且缸内气体压力也不能准确测量,因此采用自适应滑模控制来增强控制系统的鲁棒性。由式(3)可以看出电磁驱动配气机构是一个三阶系统,利用反演控制的思想,将其分解为一个一阶系统和一个二阶系统,通过中间控制量(电流值)串联,如图2所示。将控制器设计分为两个步骤(位移环和电流环)进行设计,使得控制系统设计更加简单。

表1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系统参数

Tab.1 Parameters of the EMVA

参数 参数值线圈电阻R(Ω)1.085线圈电感L(mH) 0.675运动部件质量m(g)100.0阻尼系数c(N·s/m)2反电动势系数ke(V·s/m)11.6力常数km(N/A)11.6

图2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Fig.2 Simplified schematic diagram of EMVA

2 控制器设计

2.1 控制系统描述

为了实现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精确控制和抗干扰性,基于上述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反演法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器。以式(3)给出的电磁驱动配气机构模型作为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算法设计。

为方便进行控制器设计,将式(3)变换一定的形式。选择系统的状态向量为

X=(x1x2x3)=(xvi)

(4)

根据式(3)和式(4)可以得到如下状态方程组:

(5)

a1=km/m a2=-c/m b1=-R/L
b2=-ke/L b3=1/L
d1a1x2a2x3-Fg/m
d2b1x2b2x3b3u

式(5)中,d1d2为控制系统的总不确定性,包括系统参数的不确定部分和外部未知干扰,需满足|d1|≤D1,|d2|≤D2,其中D1D2为干扰的上界,并且假设系统参数以及外界干扰项变化缓慢,即取

本文的控制目标是:将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式(5))看作电流环(一阶系统)和位移环(二阶系统)的串联,分别针对两个系统进行控制器设计,使得气门位移x1能跟踪参考位移xd,其中xd的1~3阶导数均已知且有界。

2.2 位移环控制器设计

针对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式(5))中子系统1和子系统2进行位移环设计。考虑到外部干扰以及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采用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方法[11,16]设计控制器。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步骤进行设计。

首先,对于子系统1,定义位移跟踪误差为z1,参考位移为xd,取虚拟量为α1α1=c1z1,其中c1为正常数,则

z1=x1-xd

(6)

(7)

定义Lyapunov函数

(8)

定义

(9)

由式(8)和式(9)可得

(10)

其次,对于子系统2,为了增强系统的鲁棒性,设计切换函数为s1=k1z1+z2(其中k1>0),可以得到s1的导数如下:

(11)

采用指数趋近律

(12)

其中,h1>0,β1>0,选择适当的参数,可以使趋近更快,抖振减小且过程品质更好。

取Lyapunov函数

(13)

其中,d1的估计值,d1的估计误差为为正数。

对式(13)求导可得

(14)

所以,可以设计中间控制量x3bar

(15)

设计自适应律为

(16)

将式(15)和式(16)代入式(14)可得

(17)

若取由于


则式(17)可以写成

(18)

为了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需要满足由式(18)可以看出,只需保证Q为正定矩阵,即

(19)

即可。因此,只需选择合适的h1c1k1,使其满足式(19)的条件,即可保证位移环的稳定性。

2.3 电流环控制器设计

针对式(5)中子系统3进行电流环设计,考虑到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采用滑模控制与自适应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来设计控制器。

由图2可以看出,中间控制量x3bar由位移环计算获得。考虑到后续的滑模控制过程中存在中间控制量x3bar的导数项,对其求导比较复杂,故在此引入动态面控制[11,17],将中间控制量经过一阶积分滤波器得到新的虚拟控制指令,即

(20)

式中,τ3为滤波时间常数;x3d为中间控制量x3bar的滤波值。

这样就不需要对x3bar进行求导,使得控制器和参数设计简单。

设计切换函数为

s2=k2z3

(21)

与位移环控制器设计类同,采用指数趋近律

(22)

其中,k2>0,h2>0,β2>0。

取Lyapunov函数

(23)

其中,d2的估计值,d2的估计误差为为滤波误差,则y3=x3d-x3barγ2为正数。

由式(20)可得

(24)

y3求导并将式(24)代入可得

由于式(5)中的相关变量和导数均有界,因此满足其中η1为非负数。

对式(23)求导,可得

(25)

则设计控制量如下:


h2(s2+β2sgn(s2)/k2)+η1|y3|/s2)

(26)

设计自适应律为

(27)

综上,控制器设计完成。

针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定义Lyapunov函数为V=V2+V3,则对V求导可得

(28)

因存在故只需要满足式(19)的条件即可保证从而证明了该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3 仿真研究

3.1 跟踪轨迹设计

为了验证控制算法的可行性,首先设计电磁气门的参考运行曲线。本文采用了4阶S形曲线作为参考曲线,有效地减小了落座速度和振动幅值,但是高阶的轨迹设计也增加了算法的计算负担。参考文献[10],加加速度描述如下:

(29)

式中,S为气门升程(即前文位移x);T为理想的气门过渡运行时间。

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均通过对加加速度积分计算获得。参考曲线可以通过MATLAB获得,图3给出了S=8 mm、T=6 ms时的参考曲线。在此参考曲线中,气门过渡时间为3.5 ms,符合引言中对电磁驱动配气机构提出的几点要求。

图3 参考曲线(加加速度,加速度,速度,气门升程)

Fig.3 Reference curves (jerk, acceleration, velocity, valve lift)

3.2 仿真分析

根据上述控制方法,建立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最终建立的控制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其中,二阶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由式(15)和式(16)实现,低通滤波器由式(20)实现,一阶自适应滑模控制由式(26)和式(27)实现。

图4 控制系统结构图

Fig.4 Structure diagram of the control system

对上述控制器进行仿真,经多次尝试,最终选取控制器的设计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控制器参数表

Tab.2 Parameters of the controller

参数数值参数数值c11 500k210k110h2 1 200h1 5 500β2 0.001β1 0.001τ3 0.000 1γ1 1 815 000γ2 100

图5为电磁气门运行一个周期的气门升程和速度曲线跟踪对比图,由图5a可以看出,仿真气门升程基本与参考气门升程一致,气门过渡时间为3.5 ms左右,满足高转速运行的要求。由图5b可以看出,气门升程、仿真速度曲线和参考速度曲线也基本重合,气门可达到的最大速度为2.67 m/s,气门在落座时,落座速度小于0.01 m/s,理论上可以实现气门“软落座”。

(a)气门升程曲线

(b)速度曲线
图5 气门升程和速度跟踪曲线

Fig.5 Tacking curves of valve lift and valve velocity

图6为电流跟踪中间控制量x3d的曲线图,由图可见,采用一阶自适应滑模控制能有效地跟踪电流,验证了电流环控制的有效性。

图6 电流跟踪曲线

Fig.6 Current tacking curve

在电磁气门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例如系统参数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变化(线圈电阻随温度升高变大),外界扰动(缸内气体压力、摩擦力)的影响等,为了验证控制算法的鲁棒性,图7和图8分别给出了系统参数变化和存在外界扰动时的气门升程曲线。

图7中,仿真曲线1为未改变系统参数情况下的气门升程曲线,误差曲线1表示仿真曲线1和参考曲线之间的误差值,仿真曲线2为将电阻和阻尼系数增大50%之后的气门升程曲线,误差曲线2表示仿真曲线2与参考曲线之间的误差值。由误差曲线可以看出,系统参数不改变时,误差在10 μm以内,而改变参数之后,误差在60 μm左右,误差变化较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控制算法对系统参数变化表现出了良好的鲁棒性。

图7 不同系统参数下气门升程曲线和误差曲线

Fig.7 Valve lift curves and deviation curves of various system parameters

图8中,在10~18 ms之间突然施加-100 N的干扰力,模拟突变的外部扰动。由图可知,在施加干扰力后,气门升程存在0.05 mm(0.625%)左右的波动,随即很快就稳定在目标位置,说明该控制算法具有较强的扰动抑制能力。

图8 存在外部干扰时气门升程曲线

Fig.8 Valve lift curve with external disturbance

图9为自适应控制中对外部干扰力的估计值以及估计误差,对于抑制外部扰动有较大作用。

图9 外部干扰力估计及估计误差

Fig.9 Estimation and error of the disturbance

4 实验分析

4.1 实验装置

图10 实验装置系统图

Fig.10 System diagram of the experimental set-up

为了进一步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建立了图10所示的实验台架。该控制系统以DSP控制器(TMS320F2812)为核心,外扩两片16位AD转换芯片,利用以太网通信进行数据传递。位移传感器采用自行研制的磁阻型传感器[18],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且成本较低;电流传感器为双环系列闭环霍尔电流传感器(TBC10SY);集成的驱动板用来驱动气门运行。在本实验中,给定驱动电压为30 V,DSP采样频率选择10 kHz,PWM频率为20 kHz。最后,利用上位机采集实验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

4.2 实验结果分析

(a)气门升程曲线

(b)气门速度曲线
图11 转速为1 000 r/min时仿真和实验结果对比

Fig.11 Comparison between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at 1 000 r/min

由仿真结果分析可知,气门能够实现精确的位移控制,且该控制算法对系统参数改变和外界扰动表现出了良好的鲁棒性能,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对其进行实验验证。在此,为了获得较快的气门响应时间,设定式(29)的气门升程S=8 mm,T=4.8 ms,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分析。图11给出了发动机转速为1 000 r/min时电磁气门运行的仿真和实验结果对比。由图11a可以看出:实验过程中气门的响应时间为3.3 ms,可以达到发动机高速工况的要求;设定目标升程最大为8 mm,实验结果为7.98 mm,误差为0.02 mm;而考虑到电磁气门在开启和关闭阶段受到不同干扰的影响,气门升程并不能完全对称,存在些许偏差,因此,气门升程的实验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在实验中,速度曲线是由气门位移值差分得到的。图11b给出了仿真和实验得到的气门速度曲线,在气门落座过程中,气门落座速度为0.055 m/s,小于0.1 m/s,能实现气门的“软落座”。综合以上分析,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且符合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应用要求。表3给出了电磁驱动配气机构不同控制方法的对比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两者控制方式有所不同,本文采用的控制方法获得了更快的过渡时间,但是其落座速度略大于逆系统控制的落座速度。

表3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不同控制方法对比分析

Tab.3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control methods

控制方法控制方式过渡时间(ms)落座速度(m/s)逆系统控制[6]点位运动控制3.80.05反演滑模控制 轨迹跟踪3.30.055

5 结论

本文建立了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非线性模型,并在其基础上利用反演控制的思想,将三阶系统分解为一阶系统与二阶系统的串联,分别进行相应控制器的设计。一阶系统采用自适应滑模控制,二阶系统采用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有效地结合了自适应控制、反演控制以及滑模控制的优点,设计了一种新的复合型的控制器。研究结果表明:

(1)通过建模仿真分析,证明该控制算法可以精确跟踪目标轨迹,同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2)建立了实验台架,给出了发动机转速为1 000 r/min工况下电磁气门运行曲线,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满足了高响应和“软落座”的要求,初步证明了该控制算法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SEETHALER R, KOCH C R, CHLADNY R, et al. Closed Loop Electromagnetic Valve Actuation Motion Control on a Single Cylinder Engine[J]. SAE Technical Paper, 2013, 2013-01-0594.

[2] LOU Z D, WEN S, QIAN J H, et al. Camless Variable Valve Actuator with Two Discrete Lifts[J]. SAE Technology Paper, 2015, 2015-01-0324.

[3] 范新宇,常思勤,刘梁,等. 基于泵吸效应的电磁驱动配气机构温升抑制方案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2016,47(1):337-343.

FAN Xinyu, CHANG Siqin, LIU Liang, et al. Research on Temperature Suppression Scheme of Electromagnetic Valve Train Based on Pumping Effect[J]. Transactions of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2016, 47 (1): 337-343.

[4] GILLELLA P M, SONG X, SUN Z. Time-varying Internal Model-based Control of a Camless Engine Valve Actuator System[J].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 Technology,2014,22(4):1498-1510.

[5] PARLIKAR T A, CHANG W S, QIU Y H, et al.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Implementation of an Electromagnetic Engine Valve Drive[J]. IEE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2005, 10 (5): 482-493.

[6] LIU Liang, CHANG Siqin. Motion Control of an Electromagnetic Valve Actuator Based on the Inverse System[J].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o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art D: Journal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 2012,226(1):85-93.

[7] LIU Liang, CHANG Siqin. Improvement of Valve Seating Performance of Engine’s Electromagnetic Valvetrain[J]. Mechatronics, 2011, 21: 1234-1238.

[8] MERCORELLI P. A Motion Sensorless Control for Intake Valves in Combustion Engines[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17, 64 (4): 3402-3412.

[9] BENOSMAN M, ATINC M G. Extremum Seeking-based Adaptive Control for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2015, 88 (3): 517-530.

[10] DA Shao, XU Sichuan, DU Aimin. Research on a New Electromagnetic Valve Actuator Based on Voice Coil Moter for Automobile Engines[J]. SAE Technical Paper, 2017, 2017-01-1070.

[11] 刘金琨. 滑模变结构控制MATLAB仿真[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LIU Jinkun. Sliding Mode Control Design and MATLAB Simulation[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12.

[12] 顾万里,胡云峰,张森,等. 有刷直流电机自适应滑模控制设计与试验[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7,51(9):112-117.

GU Wanli, HU Yunfeng, ZHANG Sen, et al. Design and Experiments on the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of Brushed DC Motor: Assessment[J].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17, 51 (9): 112-117.

[13] 管城,朱善安. 电液伺服系统的多滑模鲁棒自适应控制[J]. 控制理论与应用,2005,22(6):931-938.

GUAN Cheng, ZHU Shan’an. Multiple Sliding Mode Robust Adaptive Control of an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J].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 2005, 22 (6): 931-938.

[14] 常思勤,刘梁. 高功率密度的动圈式永磁直线电机:CN 200710132009.8[P].2008-02-20.

CHANG Siqin, LIU Liang. A Moving Coil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Actuator with High Power Density:CN 200710132009.8[P].2008-02-20.

[15] 刘梁,常思勤.一种动圈式电磁驱动气门的可行性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2009,20(19):2283-2287.

LIU Liang, CHANG Siqin. Research on Feasibility of a Moving Coil Electromagnetic Valve Actuator[J]. 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09, 20(19):2283-2287.

[16] 郭亚军,王晓锋,马大为,等. 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在火箭炮交流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 兵工学报,2011,32 (4): 493-497.

GUO Yajun, WANG Xiaofeng, MA Dawei, et al. Application of Adaptive Backstepping Sliding Mode Control in Alternative Current Servo System of Rocket Gun[J]. Acta Armamentarill, 2011, 32 (4): 493-497.

[17] 王昭磊,王青,冉茂鹏,等. 基于自适应模糊滑模的复合控制导弹制导控制一体化反演设计[J]. 兵工学报,2015,36(1):78-86.

WANG Zhaolei, WANG Qing, RAN Maopeng, et al. 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 Backstepping Design of Blended Control Missile Based on Adaptive Fuzzy Sliding Mode Control[J]. Acta Armamentarill, 2015, 36 (1): 78-86.

[18] ZHU Jianhui, CHANG Siqin, DAI Jianguo. The Research of a Differential Magnetoresisitive Linear Displacement Sensor Measurement System[J]. Sensor & Transducers, 2013, 161 (12): 618-624.

Back-stepping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an Electromagnetic Valve Actuator

FAN Aimin CHANG Siqin CHEN Huitao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210094

Abstract: To satisfy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EMVAs, a new control scheme wa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self-developed EMVA. The control method is a compound algorithm based on the back-stepping control, combining with the advantages of adaptive control and sliding mode contro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may achieve precise valve motions, and also has strong robustness to system parametric variations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s. An experimental set-up was us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When the valve lift is set as 8 mm and the ideal transition time is set as 4.8 m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in good accordance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a transition time of 3.3 ms and a seating velocity of 0.055 m/s are obtained.

Key words: electromagnetic valve actuator(EMVA); back-stepping control; adaptive control; sliding mode control; robustness

中图分类号TP359

DOI:10.3969/j.issn.1004-132X.2020.03.00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收稿日期2018-05-24

修回日期:2019-10-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6090);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30762)

(编辑 王艳丽)

作者简介范爱民,女,1989年生,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磁驱动配气机构控制技术。E-mail:fanaimin_njust@163.com。常思勤(通信作者),男,1954年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车辆电子控制及机电液一体化技术。E-mail:changsq@mail.nj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