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燃油价格的增长以及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如何提高内燃机的燃油经济性和降低排放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1]。常规凸轮发动机由于凸轮线的束缚,只能在某些工况下达到最佳发动机性能,而在采用电磁驱动配气机构(electromagnetic valve actuator,EMVA)的无凸轮发动机中,每个气门由一个单独的电磁系统驱动,可以实现配气定时和气门升程等参数的柔性化调节[2-4]。在发动机不同工况下,根据不同的气门运动规律驱动气门运行,使发动机在各工况下都能达到最佳性能,可以有效地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由文献[5-7]可知,为了代替凸轮配气机构,电磁驱动配气机构需要满足以下要求:能达到最大升程、可柔性化调节气门参数、可缩短过渡时间以及能够实现软落座。基于以上要求,学者们进行了一系列有关电磁驱动配气机构控制技术的研究。MERCORELLI[8] 提出了一种无传感器控制的方案,气门位移和速度分别通过位置观测器和速度估计器获得,实验结果与位置观测器和速度估计器结果相吻合,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BENOSMAN等[9]提出了一种多变量极值搜索无模型学习方法,设计了自适应学习控制器实时估算模型的不确定参数,有效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但是控制算法比较复杂,不利于实现。LIU等[6] 采用逆系统控制方法,将状态反馈控制器与状态观测器结合来控制气门运动,结果表明仿真与实验结果吻合。DA等[10]设计了一种结合加速度前馈的串级PID控制器,实现了全可变气门驱动。文献[6]和文献[10]的两种控制方法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效果,但是都忽略了缸内气体压力对气门运动的影响。
众所周知,滑模变结构控制具有控制算法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伺服机构、电机控制以及飞行控制等方面应用广泛[11-12]。但是对于高阶系统,滑模控制器设计仍显复杂,且要求系统不确定性满足匹配条件,因此管城等[13]引入了虚拟量的概念,提出一种基于反演法的多滑模鲁棒自适应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控制鲁棒性和良好的跟踪效果。
本文基于反演法思想,结合鲁棒自适应控制和滑模控制,研究了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气门运动控制问题,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本文是基于一种新型动圈式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展开研究的[14],其结构如图1a所示,主要由内磁轭、外磁轭、永磁体以及电磁线圈等组成。图1b给出了本课题组研制的样机图。该配气机构是基于永磁直线电机工作原理设计的,文献[15]详细阐述了该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该配气机构可以实现全柔性化气门控制,灵活调节配气正时与气门位移,同时可以实现高精度高响应位移控制,且易于实现气门的“软落座”。
(a)结构图 (b)样机图
图1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结构图和样机
Fig.1 Structure and model mechine of the EMVA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的系统,电能通过磁场的作用转化为机械能输出。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在运行时满足电压平衡方程以及运动平衡方程:
(1)
(2)
式中,u为线圈两端输入电压;i为通过线圈的电流;R、L分别为线圈的电阻和电感;v为气门运动速度;ke为反电动势系数;m为电磁驱动配气机构运动部件质量;c为阻尼系数;km为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力常数(理论上其值与ke相等);Fg为气缸内气体压力。
分别取电流i、速度v以及位移x为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状态变量,则系统满足的状态方程组为
(3)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系统参数如表1所示。由于系统的各参数值均是由仿真实验或者仪器测量获得的,因此与真实值之间存在误差。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随着外部条件的影响,系统参数可能随之产生变化,且缸内气体压力也不能准确测量,因此采用自适应滑模控制来增强控制系统的鲁棒性。由式(3)可以看出电磁驱动配气机构是一个三阶系统,利用反演控制的思想,将其分解为一个一阶系统和一个二阶系统,通过中间控制量(电流值)串联,如图2所示。将控制器设计分为两个步骤(位移环和电流环)进行设计,使得控制系统设计更加简单。
表1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系统参数
Tab.1 Parameters of the EMVA
参数 参数值线圈电阻R(Ω)1.085线圈电感L(mH) 0.675运动部件质量m(g)100.0阻尼系数c(N·s/m)2反电动势系数ke(V·s/m)11.6力常数km(N/A)11.6
图2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Fig.2 Simplified schematic diagram of EMVA
为了实现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精确控制和抗干扰性,基于上述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反演法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器。以式(3)给出的电磁驱动配气机构模型作为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算法设计。
为方便进行控制器设计,将式(3)变换一定的形式。选择系统的状态向量为
X=(x1,x2,x3)=(x,v,i)
(4)
根据式(3)和式(4)可以得到如下状态方程组:
(5)
a1=km/m a2=-c/m b1=-R/L
b2=-ke/L b3=1/L
d1=Δa1x2+Δa2x3-Fg/m
d2=Δb1x2+Δb2x3+Δb3u
式(5)中,d1 和d2为控制系统的总不确定性,包括系统参数的不确定部分和外部未知干扰,需满足|d1|≤D1,|d2|≤D2,其中D1和D2为干扰的上界,并且假设系统参数以及外界干扰项变化缓慢,即取和
本文的控制目标是:将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式(5))看作电流环(一阶系统)和位移环(二阶系统)的串联,分别针对两个系统进行控制器设计,使得气门位移x1能跟踪参考位移xd,其中xd的1~3阶导数均已知且有界。
针对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式(5))中子系统1和子系统2进行位移环设计。考虑到外部干扰以及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采用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方法[11,16]设计控制器。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步骤进行设计。
首先,对于子系统1,定义位移跟踪误差为z1,参考位移为xd,取虚拟量为α1,α1=c1z1,其中c1为正常数,则
z1=x1-xd
(6)
(7)
定义Lyapunov函数
(8)
定义
(9)
由式(8)和式(9)可得
(10)
其次,对于子系统2,为了增强系统的鲁棒性,设计切换函数为s1=k1z1+z2(其中k1>0),可以得到s1的导数如下:
(11)
采用指数趋近律
(12)
其中,h1>0,β1>0,选择适当的参数,可以使趋近更快,抖振减小且过程品质更好。
取Lyapunov函数
(13)
其中,为d1的估计值,d1的估计误差为为正数。
对式(13)求导可得
(14)
所以,可以设计中间控制量x3bar为
(15)
设计自适应律为
(16)
将式(15)和式(16)代入式(14)可得
(17)
若取由于
则式(17)可以写成
(18)
为了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需要满足由式(18)可以看出,只需保证Q为正定矩阵,即
(19)
即可。因此,只需选择合适的h1、c1和k1,使其满足式(19)的条件,即可保证位移环的稳定性。
针对式(5)中子系统3进行电流环设计,考虑到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采用滑模控制与自适应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来设计控制器。
由图2可以看出,中间控制量x3bar由位移环计算获得。考虑到后续的滑模控制过程中存在中间控制量x3bar的导数项,对其求导比较复杂,故在此引入动态面控制[11,17],将中间控制量经过一阶积分滤波器得到新的虚拟控制指令,即
(20)
式中,τ3为滤波时间常数;x3d为中间控制量x3bar的滤波值。
这样就不需要对x3bar进行求导,使得控制器和参数设计简单。
设计切换函数为
s2=k2z3
(21)
与位移环控制器设计类同,采用指数趋近律
(22)
其中,k2>0,h2>0,β2>0。
取Lyapunov函数
(23)
其中,为d2的估计值,d2的估计误差为为滤波误差,则y3=x3d-x3barγ2为正数。
由式(20)可得
(24)
对y3求导并将式(24)代入可得
由于式(5)中的相关变量和导数均有界,因此满足其中η1为非负数。
对式(23)求导,可得
(25)
则设计控制量如下:
h2(s2+β2sgn(s2)/k2)+η1|y3|/s2)
(26)
设计自适应律为
(27)
综上,控制器设计完成。
针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定义Lyapunov函数为V=V2+V3,则对V求导可得
(28)
因存在故只需要满足式(19)的条件即可保证从而证明了该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验证控制算法的可行性,首先设计电磁气门的参考运行曲线。本文采用了4阶S形曲线作为参考曲线,有效地减小了落座速度和振动幅值,但是高阶的轨迹设计也增加了算法的计算负担。参考文献[10],加加速度描述如下:
(29)
式中,S为气门升程(即前文位移x);T为理想的气门过渡运行时间。
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均通过对加加速度积分计算获得。参考曲线可以通过MATLAB获得,图3给出了S=8 mm、T=6 ms时的参考曲线。在此参考曲线中,气门过渡时间为3.5 ms,符合引言中对电磁驱动配气机构提出的几点要求。
图3 参考曲线(加加速度,加速度,速度,气门升程)
Fig.3 Reference curves (jerk, acceleration, velocity, valve lift)
根据上述控制方法,建立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最终建立的控制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其中,二阶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由式(15)和式(16)实现,低通滤波器由式(20)实现,一阶自适应滑模控制由式(26)和式(27)实现。
图4 控制系统结构图
Fig.4 Structure diagram of the control system
对上述控制器进行仿真,经多次尝试,最终选取控制器的设计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控制器参数表
Tab.2 Parameters of the controller
参数数值参数数值c11 500k210k110h2 1 200h1 5 500β2 0.001β1 0.001τ3 0.000 1γ1 1 815 000γ2 100
图5为电磁气门运行一个周期的气门升程和速度曲线跟踪对比图,由图5a可以看出,仿真气门升程基本与参考气门升程一致,气门过渡时间为3.5 ms左右,满足高转速运行的要求。由图5b可以看出,气门升程、仿真速度曲线和参考速度曲线也基本重合,气门可达到的最大速度为2.67 m/s,气门在落座时,落座速度小于0.01 m/s,理论上可以实现气门“软落座”。
(a)气门升程曲线
(b)速度曲线
图5 气门升程和速度跟踪曲线
Fig.5 Tacking curves of valve lift and valve velocity
图6为电流跟踪中间控制量x3d的曲线图,由图可见,采用一阶自适应滑模控制能有效地跟踪电流,验证了电流环控制的有效性。
图6 电流跟踪曲线
Fig.6 Current tacking curve
在电磁气门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例如系统参数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变化(线圈电阻随温度升高变大),外界扰动(缸内气体压力、摩擦力)的影响等,为了验证控制算法的鲁棒性,图7和图8分别给出了系统参数变化和存在外界扰动时的气门升程曲线。
图7中,仿真曲线1为未改变系统参数情况下的气门升程曲线,误差曲线1表示仿真曲线1和参考曲线之间的误差值,仿真曲线2为将电阻和阻尼系数增大50%之后的气门升程曲线,误差曲线2表示仿真曲线2与参考曲线之间的误差值。由误差曲线可以看出,系统参数不改变时,误差在10 μm以内,而改变参数之后,误差在60 μm左右,误差变化较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控制算法对系统参数变化表现出了良好的鲁棒性。
图7 不同系统参数下气门升程曲线和误差曲线
Fig.7 Valve lift curves and deviation curves of various system parameters
图8中,在10~18 ms之间突然施加-100 N的干扰力,模拟突变的外部扰动。由图可知,在施加干扰力后,气门升程存在0.05 mm(0.625%)左右的波动,随即很快就稳定在目标位置,说明该控制算法具有较强的扰动抑制能力。
图8 存在外部干扰时气门升程曲线
Fig.8 Valve lift curve with external disturbance
图9为自适应控制中对外部干扰力的估计值以及估计误差,对于抑制外部扰动有较大作用。
图9 外部干扰力估计及估计误差
Fig.9 Estimation and error of the disturbance
图10 实验装置系统图
Fig.10 System diagram of the experimental set-up
为了进一步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建立了图10所示的实验台架。该控制系统以DSP控制器(TMS320F2812)为核心,外扩两片16位AD转换芯片,利用以太网通信进行数据传递。位移传感器采用自行研制的磁阻型传感器[18],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且成本较低;电流传感器为双环系列闭环霍尔电流传感器(TBC10SY);集成的驱动板用来驱动气门运行。在本实验中,给定驱动电压为30 V,DSP采样频率选择10 kHz,PWM频率为20 kHz。最后,利用上位机采集实验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
(a)气门升程曲线
(b)气门速度曲线
图11 转速为1 000 r/min时仿真和实验结果对比
Fig.11 Comparison between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at 1 000 r/min
由仿真结果分析可知,气门能够实现精确的位移控制,且该控制算法对系统参数改变和外界扰动表现出了良好的鲁棒性能,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对其进行实验验证。在此,为了获得较快的气门响应时间,设定式(29)的气门升程S=8 mm,T=4.8 ms,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分析。图11给出了发动机转速为1 000 r/min时电磁气门运行的仿真和实验结果对比。由图11a可以看出:实验过程中气门的响应时间为3.3 ms,可以达到发动机高速工况的要求;设定目标升程最大为8 mm,实验结果为7.98 mm,误差为0.02 mm;而考虑到电磁气门在开启和关闭阶段受到不同干扰的影响,气门升程并不能完全对称,存在些许偏差,因此,气门升程的实验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在实验中,速度曲线是由气门位移值差分得到的。图11b给出了仿真和实验得到的气门速度曲线,在气门落座过程中,气门落座速度为0.055 m/s,小于0.1 m/s,能实现气门的“软落座”。综合以上分析,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且符合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应用要求。表3给出了电磁驱动配气机构不同控制方法的对比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两者控制方式有所不同,本文采用的控制方法获得了更快的过渡时间,但是其落座速度略大于逆系统控制的落座速度。
表3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不同控制方法对比分析
Tab.3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control methods
控制方法控制方式过渡时间(ms)落座速度(m/s)逆系统控制[6]点位运动控制3.80.05反演滑模控制 轨迹跟踪3.30.055
本文建立了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非线性模型,并在其基础上利用反演控制的思想,将三阶系统分解为一阶系统与二阶系统的串联,分别进行相应控制器的设计。一阶系统采用自适应滑模控制,二阶系统采用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有效地结合了自适应控制、反演控制以及滑模控制的优点,设计了一种新的复合型的控制器。研究结果表明:
(1)通过建模仿真分析,证明该控制算法可以精确跟踪目标轨迹,同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2)建立了实验台架,给出了发动机转速为1 000 r/min工况下电磁气门运行曲线,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满足了高响应和“软落座”的要求,初步证明了该控制算法的可行性。
[1] SEETHALER R, KOCH C R, CHLADNY R, et al. Closed Loop Electromagnetic Valve Actuation Motion Control on a Single Cylinder Engine[J]. SAE Technical Paper, 2013, 2013-01-0594.
[2] LOU Z D, WEN S, QIAN J H, et al. Camless Variable Valve Actuator with Two Discrete Lifts[J]. SAE Technology Paper, 2015, 2015-01-0324.
[3] 范新宇,常思勤,刘梁,等. 基于泵吸效应的电磁驱动配气机构温升抑制方案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2016,47(1):337-343.
FAN Xinyu, CHANG Siqin, LIU Liang, et al. Research on Temperature Suppression Scheme of Electromagnetic Valve Train Based on Pumping Effect[J]. Transactions of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2016, 47 (1): 337-343.
[4] GILLELLA P M, SONG X, SUN Z. Time-varying Internal Model-based Control of a Camless Engine Valve Actuator System[J].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 Technology,2014,22(4):1498-1510.
[5] PARLIKAR T A, CHANG W S, QIU Y H, et al.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Implementation of an Electromagnetic Engine Valve Drive[J]. IEE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2005, 10 (5): 482-493.
[6] LIU Liang, CHANG Siqin. Motion Control of an Electromagnetic Valve Actuator Based on the Inverse System[J].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o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art D: Journal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 2012,226(1):85-93.
[7] LIU Liang, CHANG Siqin. Improvement of Valve Seating Performance of Engine’s Electromagnetic Valvetrain[J]. Mechatronics, 2011, 21: 1234-1238.
[8] MERCORELLI P. A Motion Sensorless Control for Intake Valves in Combustion Engines[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2017, 64 (4): 3402-3412.
[9] BENOSMAN M, ATINC M G. Extremum Seeking-based Adaptive Control for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2015, 88 (3): 517-530.
[10] DA Shao, XU Sichuan, DU Aimin. Research on a New Electromagnetic Valve Actuator Based on Voice Coil Moter for Automobile Engines[J]. SAE Technical Paper, 2017, 2017-01-1070.
[11] 刘金琨. 滑模变结构控制MATLAB仿真[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LIU Jinkun. Sliding Mode Control Design and MATLAB Simulation[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12.
[12] 顾万里,胡云峰,张森,等. 有刷直流电机自适应滑模控制设计与试验[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7,51(9):112-117.
GU Wanli, HU Yunfeng, ZHANG Sen, et al. Design and Experiments on the 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of Brushed DC Motor: Assessment[J].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17, 51 (9): 112-117.
[13] 管城,朱善安. 电液伺服系统的多滑模鲁棒自适应控制[J]. 控制理论与应用,2005,22(6):931-938.
GUAN Cheng, ZHU Shan’an. Multiple Sliding Mode Robust Adaptive Control of an Electro-hydraulic Servo System[J].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 2005, 22 (6): 931-938.
[14] 常思勤,刘梁. 高功率密度的动圈式永磁直线电机:CN 200710132009.8[P].2008-02-20.
CHANG Siqin, LIU Liang. A Moving Coil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Actuator with High Power Density:CN 200710132009.8[P].2008-02-20.
[15] 刘梁,常思勤.一种动圈式电磁驱动气门的可行性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2009,20(19):2283-2287.
LIU Liang, CHANG Siqin. Research on Feasibility of a Moving Coil Electromagnetic Valve Actuator[J]. 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09, 20(19):2283-2287.
[16] 郭亚军,王晓锋,马大为,等. 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在火箭炮交流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 兵工学报,2011,32 (4): 493-497.
GUO Yajun, WANG Xiaofeng, MA Dawei, et al. Application of Adaptive Backstepping Sliding Mode Control in Alternative Current Servo System of Rocket Gun[J]. Acta Armamentarill, 2011, 32 (4): 493-497.
[17] 王昭磊,王青,冉茂鹏,等. 基于自适应模糊滑模的复合控制导弹制导控制一体化反演设计[J]. 兵工学报,2015,36(1):78-86.
WANG Zhaolei, WANG Qing, RAN Maopeng, et al. 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 Backstepping Design of Blended Control Missile Based on Adaptive Fuzzy Sliding Mode Control[J]. Acta Armamentarill, 2015, 36 (1): 78-86.
[18] ZHU Jianhui, CHANG Siqin, DAI Jianguo. The Research of a Differential Magnetoresisitive Linear Displacement Sensor Measurement System[J]. Sensor & Transducers, 2013, 161 (12): 618-624.